网站首页  词典首页

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言文:

 

文言文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
释义

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

《鸿门 宴》知识点全梳理


(一)文学常识

《史记》与后来的《汉书》(班固)、《后汉书》(范晔)、《三国志》(陈寿)合称“前四史”。《史记》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汉武帝(公元前122年),共3000多年的历史。作者司马迁以其“究天人之际,通古今之变,成一家之言”的史识,使《史记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。《史记》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“正史”所传承。同时,《史记》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,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,被鲁迅誉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《离骚》”,有很高的文学价值。刘向等人认为此书“善序事理,辩而不华,质而不俚”。与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并称“史学双壁”。  《史记》全书包括十二本纪(记历代帝王政绩)、三十世家(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、勋贵兴亡)、七十列传(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,主要叙人臣,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)、十表(大事年表)、八书(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、乐、音律、历法、天文、封禅、水利、财用),共一百三十篇,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。《史记》最初没有固定书名,或称“太史公书”,或称“太史公传”,也省称“太史公”。“史记”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,从三国时期开始,“史记”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“太史公书”的.专称。

司马迁(前145或前135—前87?),字子长,西汉夏阳人,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,被后人尊称为“史圣”。他最大的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《史记》(原名《太史公书》)。该书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,下至公元前101年(汉武帝太初四年),共3000多年的历史,被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。

(二)通假字:

1.距关,毋内诸侯(“距”通“拒”,把守。“内”通“纳”,接纳)

2.要项伯(“要”通“邀”,邀请)

3.不敢倍德(“倍”通“背”,背叛)

4.不可不蚤来(“蚤”通“早”)

5.令将军与臣有郤(“郤”通“隙”,隔阂、嫌怨)

(三)古今异义:

1.沛公居山东时(山东:古义:崤山以东;今义:指山东省)

2.秦时与臣游,项伯sha6*人,臣活之(游:古义:交往;今义:游往,游览)

3.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(寿:古义:敬酒并祝人长寿;今义:祝寿。婚姻:古义:儿女亲家,女方之父为婚,男方之父为姻;今义:结婚的事,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)

4.所以遣将守关者(所以:古义:……的原因;今义:表因果的连词)

5.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(非常:古义:意外的变故;今义:副词,很)

6.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(谢:古义:谢罪,道歉;今义:感谢)

7.将军战河北,臣战河南 (河南、河北:古义 黄河南北 今义 河南省河北省)

(四)词类活用

1.沛公军霸上(军:名词用作动词,驻扎)

2.沛公欲王关中(王:名词用作动词,统治,称王)

3.此其志不在小(小:形容词用作名词,小的方面)

4.素善留侯张良(善:形容词用作动词,与……交好)

5.项伯乃夜驰之公军(夜:名词作状语,连夜)

6.沛公今事有急(急:形容词用作名词,危急之事)

7.亡去不义(义:名词用作动词,合于义)

8.君安于项伯有故(故:形容词用作名词,老交情)

9.项伯sha6*人,臣活之(活:动词使动用法,使……活)

10.吾得兄事之(兄:名词作状语,像对待兄长一样)

11.吾入关,秋毫不敢有所近(近:形容词用作动词,接触,沾染)

12.籍吏民,封府库(籍:名词用作动词,登记在册)

13.日夜望将军至(日夜:名词作状语,每日每夜)

14.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(从:动词使动用法,使……跟从,率领)

15.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(言:名词用作动词,告诉)

16.范曾数目项王(目:名词用作动词,用眼示意)

17.若入前为寿(前:名词用作动词,上前)

18.寿毕,请以剑舞(寿:名词用作动词,敬酒并祝人长寿)

19.常以身翼蔽沛公(翼:名词作状语,像翅膀一样)

20.头发上指(上:名词作状语,向上)

21.刑人如恐不胜(刑:名词用作动词,处罚)

22.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(王:名词使动用法,使……为王)

23.大行不顾细谨,大礼不辞小让(细谨:形容词用作名词,细小的事情;让:动词用作名词,谦让)

24.道芷阳间行(道:名词用作动词,取道。间:名词作状语,从小路)

25.拔剑撞而破之(破:形容词用作动词,击碎、击破)

(五)一词多义:

1、实词

如:

①闻妻言,如被冰雪(如同) ——《促织》

②天时不如地利(比、及) ——《得道多助》

③如扬州,过瓜州扬子桥(到、往、去) ——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

④万事如意(顺、随) ——成语

⑤如其离违,宜别图之(如果、假如) ——《赤壁之战》

⑥sha6*人如不能举,刑人如恐不胜(动词,好像) ——《鸿门宴》

⑦方六七十如五六十(或、或者) ——《子路、曾……侍坐》

⑧如其礼乐,以俟君子(至于) ——同上

⑨沛公默然,曰:“固不如也。”(比得上) ——《鸿门宴》

举:

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(举起) ——《鸿门宴》

②举兵伐徐,逐灭之(发起、发动) ——《韩非子五蠧》

③戌卒叫,函谷举(攻下、占领) ——《阿房宫赋》

④举贤任能(推荐) ——成语

⑤有儒生柳意者,应举下第(科举考试) ——《柳毅传》

⑥sha6*人如不能举(全、尽)

⑦举世无双(全部、整个) ——成语

⑧南取汉中,西举巴蜀(攻下,占领) ——《过秦论》

谢:

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(道歉,动词)

②阿母谢媒人“女子先有誓…”(推辞、谢绝) 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

③往昔初阳岁,谢家来贵门(辞别) 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

④哙拜谢(感谢)

⑤多谢后世人,戒之慎勿忘(告诉、劝告) ——《孔雀东南飞》

⑥乃花既谢,亦可无罪于主人矣(凋落、衰亡) ——《芙蕖》

⑦乃令张良留谢(兼道歉和告辞义)

⑧使君谢罗敷:“宁可共载不?”(告诉) ——《陌上桑》

①沛公军霸上(驻军,动词)

②从此道至吾军(军营,名词)

③为击破沛公军(军队,名词)

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……(说,动词)

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(话,名词)

①妇女无所幸(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“幸”)

②故幸来告良(幸亏,副词)

①亡去不义(离开,动词)

②相去四十里(距离,动词)

①当是时(正当……时候,介词)

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(对等,比得上)

①张良是时从沛公(跟随,动词)

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(带领,使……跟着,动词)

①刑人如恐不胜(尽,形容词)

②沛公不胜杯杓(禁得起,动词)

③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动听一湖(优美的,形容词) ——《岳阳楼记》

①少间,帘内掷以纸出(里,内部) ——《促织》

②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(对内) ——《出师表》

③内怀犹豫之计(内心,心里)

④距关,毋内诸侯(“内”通“纳”,接纳)

2、虚词

①客何为者(wéi,做,干,动词)

②窃为大王不取也(wéi,认为,动词)

③我为鱼肉(wéi,是,动词)

④为击破沛公车(wèi,替、给,介词)

⑤吾属今为之虏矣(wèi,被,介词)

⑥何辞为(wéi,句末语气词,表反问,可译为“呢”)

⑦沛公奉卮酒为寿,约为婚姻(第一个“为”, wèi,给,介词;第二个“为”, wéi,动词,成为)

⑧军中无以为乐(wéi,动词,作为)

①具告以事(介词,把)

②籍何以至此(介词,凭)

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(介词,拿)

④还军霸上,以待项王(表目的连词,来)

①臣死且不避,卮酒安足辞(副词,尚且)

②若属皆且为所虏(副词,将要)

③且为之奈何(副词,况且)

①长于臣(介词,比)

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(介词,对,向)

③樊哙覆其盾于地(介词,在)

①然不自意(然而,连词)

②不然(这样,代词)

③项王默然不应(……的样子,形容词的词尾)

(六)指出下列句式特征:

⑴吾令人望其气,皆为龙虎,成五采,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

⑵今人有大功而击之,不义也 判断句

⑶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判断句

⑷楚左尹项伯者,项羽季父也 判断句

⑸亚父者,范增也 判断句

⑹所以遣将守关者,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判断句

⑺人方为刀俎,我为鱼肉 判断句

⑻贪于财货 介后

⑼具告以事 介后

⑽长于臣 介后

⑾得复见将军于此 介后

⑿籍何以至此 宾前

⒀大王来何操 宾前

⒁沛gong6*安在 宾前

⒂客何为者 宾前

⒃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

⒄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

(七)固定结构

①财物无所取,妇女无所幸(“……无所……,……无所……”,“即……没有被……,……没有被……”其中“无所”还可以换作“有所”。)

②孰与君少长(“……孰与……”,表选择问的句式,可译作“……比较……哪一个……”)

③何辞为(“何……为”,表反问的句式,可译作“为什么……呢”,“为”是语气词。)

④ 军中无以为乐(无以:没有用来……的)

随便看

 

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

 

Copyright © 2000-2024 Suppus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更新时间:2024/12/23 7:36: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