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言文 | 古文《德者三则》原文及翻译 |
释义 | 作者EMAIL:20080730ai2@126.com 注释:【1】宋右之:顺治进士,文华殿大学士。【2】河目海口:长眼睛大嘴巴。【3】学殖:学业的进步。【4】侃侃:从容不迫的样子。【5】摅:表示,发表。【6】屡邀特允:屡次请求都得到皇上的准许。【7】隶:隶属,属于。【8】抗疏:臣子对君命和廷议表示异议和抵制。【9】收赎:收用和赎买。【10】釜镬(fǔ huò):锅。【11】德:感激。 译文/翻译:宋右之长眼睛大嘴巴,风度端庄而凝重,学识精进而且渊博。(平日)不善于表达,但每当议论国家大事,能从容不迫地抒发自己独特的见解,屡次请求都得到皇上的准许。清军平定了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广东等地,俘获了许多妇女,全都被分派隶属于八旗军营之下,驱赶她们到北方去。宋公抵制了这条圣命,说妇女有什么罪,应当听任家人收回和赎买。一时间得到赎身的人约有几千人,她们都好像逃离了热锅一样。老百姓全都(对宋公)感恩戴德。 注释:【1】张敦复:康熙进士,官至文华殿大学士。【2】畦畛(xī zhěn):原指田间的界道,引申为界限、隔阂。【3】退食:本义为减膳,此引申为年老退休。【4】一编:指一本书。【5】莳(shi):栽种,种植。【6】杂宾:不三不四的客人。【7】族党:家族亲属。【8】臧获:奴婢的贱称。【9】胥:都、全。【10】用此:因为这,因此。 译文/翻译:张敦复忠诚老实,(内心)没有隔阂,外面柔和内里刚强,不染一丝私利。与他同年出官入仕的官员及后辈为官的人,全都仰慕倾心于他。(他)年老退休后,惟一的(乐趣)是手拿一本书,还种种花弹弹琴,不三不四的客人不敢上他的门。对族人、乡邻,以至于最底层的奴婢,全都能和睦相处,即使是奸猾和阴险的小人,也没有对他抱有怨恨。因此,不管认识与不认识他的人,全都标举他为德高望重的长者。 注释:【1】张敬庵:康熙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。【2】笃信:很相信。【3】驺(zòu):古时贵族官僚的骑马侍从。【4】之官:到官府。【5】巡抚:这里作动词用,出任……巡抚。【6】檄:这里作动词用,发檄文。【7】却:推却,推辞。【8】先:首要的事。【9】本:基础,本源。【10】祲(jìn):迷信的人称不详之气。【11】蠲(juān):免税减赋。【12】赈:救济。【13】常平义社仓:地方公共储粮备荒的粮仓。【14】肖:刻,雕刻。【15】于清端、汤文正:即于成龙和汤斌。 译文/翻译:张敬庵天性质朴诚实,很相信程朱理学,做官二十多年,(总是)精简侍从,家眷从不跟随。日常用的菜蔬米麦,一寸丝线和一尺布,以至于磨米粉的碾石和牛,全都从自己家中运到官府。治理福建时多有德政,出任苏州巡抚时,预先发出檄文命令属下不得铺张陈设,无锡县令送上惠山的泉水,他开始接受了,后来听说这泉水是用老百姓的船运输的,就推辞不受。治理百姓以休养生息为主导,以教化为基础;偶然遇上自然灾害,就请求免税减赋,并要求救济百姓。张公又多处设置了赈灾备荒用的粮仓,所到之处又喜欢修建书院学校。福建人刻了张公的肖像祭祀在鳌峰之上,而江苏人则建造了春风亭来祭祀张公,春风亭与于成龙清端工和汤斌文正公的两座祠堂并排树立在一起。 |
随便看 |
|
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,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