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校定 |
释义 | 校定历史知识 校定怎么写好看:
校定历史词典解释宋代学校计算学生成绩的一种方法。太学订有校定条令,凡外舍生第一年在学满三季,分数入等,称校定。每年终校定有限额,神宗时,外舍三十人校一人,内舍十人校一人。宁宗时,外舍二十人校一人,内舍仍旧。外舍生当年校定,称外校,次年公试合格,升补内舍。内舍生校定分优、平两等,以当年公、私、上舍试分数同凑。校定入优等称优校,每次约校三名;校定入平等称平校,每次约校七名。内舍优校生赴上舍试又入优等,即为两优。已被校定者称校定生,遇学谕、直学、斋长等职事缺,则选充。武学、宗学等亦实行校定法。州学亦曾实行此法。参见“积分法”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喻上猷明江西丰城人,原籍湖广石首今属湖北。崇祯进士,官至御史。后降李自成,十六年1643任吏政府侍郎。次年起义军克北京,任兵政府尚书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