税课怎么写好看:
税课书法图片
税课历史词典解释
①赋税之别称。②亦称杂赋。清代除地丁钱粮外,国家所有财政收入,统称税课。包括关税、渔课、盐课、茶课、芦课、矿课、杂税、租银等项,清前期约略岁入一千万两,其后加增颇巨。
词语分解:
- 税课的解释 1.旧时税收机关中分设的部门。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·台省·御史阿内侍:“今 崇文门 税课属之户部郎,尚或厉民。”2.赋税。明史·周王橚传:“十四年疏辞所赐在城税课。” 清 林则徐 严禁中外商民贩卖鸦片烟示:“游弋各洋,冀得走漏税课,售卖禁物。” 清 向荣 金陵攻城及拨兵前往上海片:“不独税课不能徵收,即各属钱粮率多观望。”
- 税的字典解释 税 shuì 国家向企业或集体、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:税收
- 课的字典解释 课 (課) kè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:上课
历史知识推荐:汉书札记
书名。清李慈铭撰。七卷。越缦堂读史札记之一种。李氏以明汲古阁本汉书为底本,进行校订和释史。王先谦撰汉书补注时,曾多所采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