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下奏事怎么写好看:
门下奏事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北魏前期置。古弼于明元帝(409—423) 时曾任此职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职员令未载。
词语分解:
- 门下的解释 1 ∶门客食客门下足矣。——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2 又如:门下有毛遂。门下二十人3 ∶门生;弟子4 ∶敬辞,称对方窃为门下忧之5 门庭之下 寄食门下。——战国策·齐策四比门下之客。比门下之车客。问门下诸客。
- 奏事的解释 1.向皇帝陈述事情。史记·汲郑列传:“上尝坐武帐中, 黯 前奏事。” 宋 沉括 梦溪笔谈·谬误:“ 黄宗旦 晚年病目,每奏事,先具奏目,成诵於口。”2.指向丞相陈述事情。史记·张丞相列传:“ 魏丞相 相 者, 济阴 人也。以文吏至丞相。其人好武,皆令诸吏带剑,带剑前奏事。”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:“白事丞相,亦可谓之奏事。魏相传‘带剑奏事’是也。”3.向皇帝奏陈的事情。史记·秦始皇本纪:“宦
历史官职推荐:金吾前卫指挥使
武官名。明洪武中始置金吾前卫,为上直亲军之一,永乐以后沿设,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,遇陈设卤簿,掌擎执方天戟二十四件,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