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匹夫有责 |
释义 | 匹夫有责历史典故 匹夫有责怎么写好看:
匹夫有责历史词典解释匹夫: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,也泛指寻常的个人。谓每个人都负有责任。常与“天下兴亡”连用。明.顾炎武《日知录.正始》:“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章炳麟《革命之道德》:“案,顾所谓保国者,今当言保一姓,其云保天下者,今当言保国。余深有味其言,匹夫有责之说,今人以为常谈,不悟其所重者,乃在保持道德,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。” 主谓 匹夫,百姓中的男子,泛指平常人。每个人都负有责任。语本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·正始》:“保天下者,匹夫之贱,与有责焉耳矣。”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33章: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内除国6*贼,外抗强权,正是今天祖国当务之急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现责任感方面。→人人有责 ↔敷衍塞责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玉女金童明·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:“左壁厢天丁力士,参随着太乙真君;右势下玉女金童,簇捧定紫微大帝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