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明正典刑 |
释义 | 明正典刑历史典故 明正典刑怎么写好看:
明正典刑历史词典解释正:治罪。依照法律公开处决。宋.王楙《野客丛书.宣帝待霍氏》:“使显等稍自悛改,则霍氏富贵,将来未艾。奈何悖逆之节愈益彰露,而不容掩匿,苟不明正典刑,天下其谓帝何,其势不得不诛耳。”明.陆采《明珠记.伪敕》:“故户部尚书租庸使刘震,忘累朝之厚恩,受逆贼之伪命,除将明正典刑外,妻子俱合随坐。”茅盾《〈茅盾文集〉后记》:“法6*西6*斯意大利也完蛋了,墨索里尼受意大利人民的审判,明正典刑:被奴役的欧洲国家的人民翻了身了。” 述宾 明,明确,公开。正,处治。典、刑,法律。依照法律公开惩办处决犯罪的人。元·关汉卿《包待制智斩鲁斋郎》4折:“圣人大怒,即便判了斩字,将此人押赴市曹,明正典刑。”△多用于法纪方面。→绳之以法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将伯诗.小雅.正月:“将伯助予。”毛传:“将,请也;伯,长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请长者助我。”后因以“将伯”称别人对自己的帮助或向人求助。聊斋志异.连琐:“将伯之助,义不敢忘。”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:“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