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明楼 |
释义 | 明楼历史知识 明楼怎么写好看:
明楼历史词典解释①旧时北方乡村用以防御之建筑。上为城堞。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二十:“北方以覆瓦者为暗楼,上层作雉堞形以备御寇者为明楼。”②古代帝王陵墓之组成部分。如明代之皇陵即有明楼,建于宝城正前方,为砖石结构,状如城门楼。楼中有石碑,上书陵墓中皇帝之庙号、谥号。下为陵寝门。诸陵规制略同,惟明世宗永陵中为券门,左右墙门各另建一楼。清代帝王陵,除清西陵中之宣宗(道光帝)慕陵无明楼外,余均有明楼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高琳497—572 南北朝时人,字季珉。其先高6*句6*丽人。北魏正光中,从并州刺史元天穆攻邢杲,继随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,以功除宁朔将军。永熙三年534,从魏孝武帝西迁,拒战东魏高欢追兵,封巨野县子。西魏大统初,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