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鹑百结衣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子夏衣”、“百结”。谓穿着破旧的衣服。形容生活清贫。宋 黄庭坚《次韵吉老十小诗》之九:“半菽一瓢饮,悬鹑百结衣。”
词语分解:
- 悬鹑的解释 鹌鹑毛斑尾秃,似披敝衣,因以“悬鶉”比喻衣服破烂。 唐 白行简 李娃传:“被布裘,裘有百结,滥缕如悬鶉。” 清 陈梦雷 赠臬宪于公诗:“花深时伏雉,釜冷尚悬鶉。” 清 谭嗣同 仁学一:“各遂其生,各均其利,杼轴繁而悬鶉之衣絶,工作盛而仰屋之嘆消。”参见“ 悬鶉百结 ”。
- 百结衣的解释 补缀很多的衣服。 宋 黄庭坚 次韵吉老十小诗之九:“半菽一瓢饮,县鶉百结衣。” 明 梁辰鱼 浣纱记·谈义:“你乱丛丛百结衣,冷萧萧双鬢毛,每日价浪悲歌去 吴 市讨。” 清 方文 田居杂咏之六:“ 颜子 一瓢饮, 原宪 百结衣。”参见“ 百结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得意洋洋
形容非常称心如意、自满自足的样子。官场现形记第五七回: “有些同寅见了面,都恭维他 ‘能者多劳’,单道台得意洋洋的答道: ‘忙虽忙,然而并不觉得其苦。所谓 “成竹在胸” ,凡事有了把握,依着条理办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