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远大将军历史词典解释
官阶名,金朝置。为武散官从四品中,位在安远大将军下,怀远大将军上。散官只有官阶,无具体职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武散官名。金始置,秩从四品中。元沿置,升秩为从三品。
词语分解:
- 定远的解释 东汉 班超 立功西域,封 定远侯 。后人称为 班定远 。 定远 为其省称。 北周 庾信 拟咏怀之三:“不言 班定远 ,应为万里侯。” 唐 杜审言 送和西蕃使诗:“寧独锡和戎,更当封 定远 。” 宋 司马光 塞上诗之一:“未得 西羌 灭,终为 大汉 羞。慙非 班定远 ,弃笔取封侯。” 清 李渔 风筝误·蛮徵:“请缨繫虏,昔年曾有 终军 ;投笔封侯,今日詎无 定远 !”详“ 定远侯 ”。
- 大将军的解释 武官名。始于战国,汉代以后历代沿置,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。——广州军务记
历史官职推荐:比二千石
官秩等级。汉置,三国两晋南北朝因之。次于二千石,银印青绶。西汉凡丞相司直、护军都尉、司隶校尉、西域都护、奉车都尉、驸马都尉、郡都尉等秩皆比二千石。东汉诸中郎将、光禄大夫、侍中、诸校尉也为比二千石。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