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勇副尉怎么写好看:
仁勇副尉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唐贞观十一年(637)始置,为正九品下武散官。宋初因之,元丰五年(1082)改官制,除少数民族官员外仍依旧除授外,余皆罢。
词语分解:
- 仁勇的解释 仁慈勇敢。吴子·论将:“然其威德仁勇,必足以率下。”汉书·辛庆忌传:“质行正直,仁勇得众心。”
- 副尉的解释 1. 汉 代西域副校尉的简称。 南朝 梁 任昉 丞相长沙宣武王碑:“都护之威既弛,副尉之策已谢。”2. 唐 代设武散官,如旅威、致果、翊麾、宣节、御侮、仁勇、陪戎等副尉之类,官阶在六品以下。 宋 元 沿用此制,但官阶最低。参阅通典·职官二二。3. 清 代武官名。隶属于守卫京师的提督九门步军统领。有翼尉、协尉、副尉、负责守卫、巡警、扫除等职。参阅清史稿·职官志四。
历史知识推荐:天启钱
明天启朝所铸铜币。天启元年1621铸。有泰昌通宝二百万文,以存光宗年号。余为天启通宝。初铸有当十、当百、当千三种大钱,用龙文,其意欲仿汉武帝铸三等银币之制,后有言铸大钱之弊,遂收回改铸小钱。时广开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