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衣之怒怎么写好看:
布衣之怒历史词典解释
《战国策.魏策》:“秦王怫然怒,谓唐雎( ㄐㄩ jū 居)曰:‘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?’唐雎对曰:‘臣未尝闻也。’秦王曰:‘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千里。’唐雎曰:‘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?’秦王曰:‘布衣之怒,亦免冠徒跣( ㄒㄧㄢˇ xiǎn 显),以头抢地尔。’唐雎曰:‘此庸夫之怒也,非士之怒也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。彗星袭月;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;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此三子者,皆布衣之士也,怀怒未发,休祲降于天,与臣而将四矣。若士必怒,伏尸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缟素,今日是也。’徒跣:赤脚步行。休祲:祸福征兆。
词语分解:
- 布衣的解释 1 ∶麻布衣服古时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2 ∶平民百姓臣本布衣。——诸葛亮出师表有布衣毕昇。—— 宋· 沈括梦溪笔谈·活板
- 怒的解释 怒 nù 生气,气愤:怒色
历史典故推荐:货贿公行
同“贿赂公行”。魏书.刑罚志:“天平后,迁移草创,百司多不奉法,货贿公行。”陈书.傅縡传:“货贿公行,帑藏损耗,神怒民怨,众叛亲离。” 见“贿赂公行”。陈书·傅传:“~,帑藏损耗,神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