讬孤寄命历史词典解释
《论语•泰伯》:“可以讬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。”邢昺疏:“可以讬六尺之孤者,谓可委讬以幼少之君也。若周公、霍光也;可以寄百里之命者,谓君在
词语分解:
- 讬孤的解释 谓以遗孤相托。多指君主把遗孤托付给大臣。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:“ 先主 病篤,託孤於丞相 亮 ,尚书令 李严 为副。” 唐 贾岛 哭卢仝诗:“ 长安 有交友,託孤遽弃移。” 金 赵秉文 蜀汉正名论:“ 曹氏 欺孤问鼎,何尝一事而出於诚?使有 孔明 ,不为用也。至於託孤,曰:‘尔无负我。’庸愚皆知笑之。”参见“ 託孤寄命 ”。
- 寄命的解释 1.以重任相委托。论语·泰伯:“ 曾子 曰:‘可以託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--君子人与?君子人也。’” 晋 葛洪 抱朴子·行品:“劳谦冲退,救危全信,寄命不疑,託孤可保。”梁书·侯景传:“夫敌国相伐,闻丧则止,匹夫之交,託孤寄命;岂有万乘之主,见利忘义者哉。” 清 钱谦益 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淑元祖母庄氏赠淑人制:“矢志立孤,童稚伶仃,有託孤寄命之节;尊章衰老,有送往事居之
历史典故推荐:不言不语
不说话,闷声不响。醒世恒言卷二八:“秀娥一心忆着吴衙内,坐在旁边,不言不语,如醉如痴,酒也不沾一滴,箸也不动一动。”歧路灯三二回:“王中见母子说话没缝,只得起来。不言不语,走到前厅,看见主人灵柩,这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