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西五大渠历史词典解释
清代宁夏引黄大型灌区总称。包括清代新开大清、惠农、昌润三渠和大修后的古唐徕、汉延二渠。大清渠为康熙四十七年(1708)水利同知王全臣主持兴建,渠口在宁朔县大坝堡,渠长七十五里,可灌溉唐徕、汉延二渠之间的高地一千二百余顷。惠农、昌润渠均为雍正四年(1726)工部侍郎通智等人主持兴建。惠农渠口在宁夏县叶升堡,渠长二百里,后代不断重修,灌溉面积变化较大。昌润渠利用六羊河改建而成,渠长一百十里,灌溉惠农渠东南滩地一千七百顷。乾隆中又开滂渠。清代对各旧渠曾多次大修,雍正、乾隆时,并制定浚渠条款,岁修时间、要求及轮灌制度等。
词语分解:
- 河西的解释 泛指黄河以西之地,春秋战国时,把黄河南段之西今山西、陕西两省交界处。汉、唐时多指甘肃、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。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
- 大渠的解释 渠帅,首领。新唐书·逆臣传下·黄巢:“ 威 因奏大渠死,擅纵麾下兵还 青州 ,羣臣皆入贺。”
历史知识推荐:清秘史
书名。陈去病署名妫血胤撰。一册,两卷,另附吴三桂史料一卷。记清代二百多年间的遗闻轶事和宫廷内部倾轧,揭露反动统治,宣传反清革命。光绪三十年1904陆沉丛书社出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