浢津历史词典解释
黄河津渡名。浢一作郖或窦。因河北有浢水流入得名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旧灵宝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(452)北伐,“魏冠军将军封礼自浢津南渡赴弘农”,即此。隋末在此置关,唐贞观初废关置津。明改为陌底渡,置巡检司。
词语分解:
- 浢津的解释 古 黄河 渡口名。故址在今 河南省 灵宝县 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·河水四:“余按, 河 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,谓之 浢津 。 河北县 有 浢水 ,南入于 河 , 河水 故有 浢津 之名。”浢,一本作“ 郖 ”。
- 浢的字典解释 浢 dòu 〔浢水〕古河名,在今中国山西省,源出中条山麓,南流入黄河
- 津的字典解释 津 jīn 渡水的地方:津渡
历史知识推荐:厩牧令
唐时关于官家牲畜管理的法令。牲畜包括象、马、驼、牛、骡、羊等。对牲畜的饲养、繁殖、死耗、打印、使用等有详细的规定。令文散见于唐六典、唐律疏议诸书。日本养老时代的厩牧令亦可资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