夔州路行省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元朝置。宪宗八年(1258),宋大获山守将杨大渊降,授夔州路行省。世祖中统二年(1261)宋泸州守将刘整降,授夔府行省,兼安抚使。三年,杨大渊死,刘整改成都行省,行省罢。
词语分解:
- 行省的解释 1.古代中央政府派省官出使地方称行省。续资治通鉴·宋宁宗嘉定十一年:“乙巳, 金 曲赦 辽东 等路,以户部尚书 瓜勒佳必喇 (旧作 谷夹必兰 )为翰林学士承旨、权参知政事,行省于 辽东 。”2.借指该省官。 宋 陆游 纵笔诗:“行省当年驻陇头,腐儒随牒亦西游。” 朱东润 注:“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有尚书省、中书省、门下省、称为三省。 王炎 为枢密使,官位极高,出使 四川 ,故称行省。”元史·百官志一
历史官职推荐:枢密都承旨
官名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始置,为枢密院承旨司长官,总领诸房公事。后用枢密院吏递迁。神宗熙宁三年1070复用士人充任。元丰1078—1085改制,定为从五品,领枢密院事务及承旨司之事。南宋高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