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体石经怎么写好看:
三体石经历史词典解释
 碑刻。又名正始石经或魏石经。三国魏废帝曹芳正始二年(241)刻,碑文皆用古文、小篆及汉隶三种字体书写,故名。所刻为《春秋》、《尚书》两经。书者有卫、邯郸淳、嵇康诸说,但无确证。立于洛阳太学前,即今河南偃师市佃庄乡。早在晋代已崩坏,以后屡经丧乱,没于土中。宋代以来常有残石出土,前后所出约得二千五百余字。现存清光绪年间出土之数残石,分藏各家,《尚书》残石在西安碑林。

三体石经
词语分解:
- 三体的解释 1.指诗经的风、雅、颂三体。诗·豳风·七月“七月流火” 唐  孔颖达 疏:“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、雅、颂,而此篇独有三体者。”2.指 唐 诗的七绝、七律、五律三体。 宋 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,即选此三体。3.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。 清 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三:“今人概言和韵,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,一曰依韵,一曰次韵,一曰用韵。”原注:“依韵,用在一韵,不用其字。次韵,和元韵,效其次第。此
- 石经的解释 1.刻在石上的儒家经典。 汉平帝  元始 元年 王莽 命 甄丰 摹古文易、书、诗、左传于石,此为石经之始。 汉 代以后其文字至今尚可考见者,有:1 汉灵帝  熹平 四年公元175年 蔡邕 用隶书写成的“熹平石经”,2 三国  魏  齐王  曹芳  正始 公元240-248年中用古文、篆、隶三体刻石的“正始石经”,亦称“三体石经”。3 唐文宗  开成 二年公元837年用楷书刻石的“唐开成石经”。4 
历史知识推荐:城长
 官名。西域诸国置,或分左、右,佩汉王朝印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