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漯河市 |
释义 | 漯河市历史地名 漯河市怎么写好看:漯河市历史词典解释1948年当地解放后由郾城县漯河镇析置,治所即今河南漯河市。 在河南省中部。面积2617平方千米(市辖区57平方千米)。人口259.2万(市辖区35.2万)。辖源汇区和郾城、临颍、舞阳3县。市人民政府驻源汇区。沙、澧二河在此交汇形成河湾,河内多螺坑。明初称螺湾河、螺湾镇,嘉靖年间“螺”雅化为“漯”,称漯湾渡、漯湾店、漯店镇。清时筑寨,取“诸水汇流”之意,称源汇寨。民国时期称漯河镇,俗称河上街,属郾城县。1948年设漯河市,属许昌专区。1969年属许昌地区,1986年升地级市。地处黄淮洪积冲积平原,沙河、澧河、颍河、清潩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有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、棉花、烟叶、花生、芝麻等。工业有机械、建材、制革、食品、造纸、卷烟、化工等。京广、漯周、漯宝、漯舞等铁路,京珠、漯周高速公路,107国道和许泌、洛界、漯叶等公路纵横境内。古迹有曹丕受禅碑、许慎墓等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地名推荐:三寨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西部、桑江北岸。属瓢里镇。人口430。因由三小寨组成,故名。主产稻、玉米,盛产油茶。县内最大竹木集散地。公路通三江、龙胜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