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历史词典解释
在安徽省铜陵市羊山矶下游合铜公路上,跨越长江。1991年12月始建,1995年12月通车。长2592米,其中主桥长1152米,引桥长1440米,宽23米,其中两侧人行道各宽2.5米。主桥8墩7孔,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双塔双索面斜拉桥。是安徽省境内第一座长江大桥,连接皖中与皖南的交通命脉。
词语分解:
- 铜陵的解释 产铜的山陵。古文苑·扬雄<蜀都赋>:“西有盐泉铁冶,橘林铜陵。” 章樵 注:“铁冶、铜陵,产铜铁处。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·释愤:“孰道铜陵金穴,顿作冰山。” 清 冯桂芬 日涉园赋:“陋铜陵之鈲槻,嗤 金谷 之梁欐。”参见“ 铜商 ”。
- 大桥的解释 亦作“ 大乔 ”。 三国 吴 孙策 之妻。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:“时得 桥公 两女,皆国色也。 策 自纳 大桥 , 瑜 纳 小桥 。”三国演义第四四回:“久闻 江东 乔公 有二女,长曰 大乔 ,次曰 小乔 。”
历史地名推荐:沁县
1912年改沁州置,属山西冀宁道。治所即今山西沁县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 在山西省东南部、太岳山东麓。属长治市。面积 1297 平方千米。人口17.2万。辖6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定昌镇。春秋晋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