栖苴怎么写好看:
栖苴书法图片
栖苴历史词典解释
《诗经.大雅.召旻》:“如彼岁旱,草不溃茂,如彼栖苴。”汉.毛氏传:“苴,水中浮草也。”东汉.郑玄笺:“王无恩惠于天下,天下之人如旱岁之草,皆枯槁无润泽,如树上之栖苴。”
苴,音chá。栖苴是挂在树上变枯的水草。《召旻》用“栖苴”形容天旱草枯,用以比喻百姓得不到国君的恩泽。后因用作典故。唐.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……赠二君子》:“不应虞竭泽,宁复叹栖苴。”
词语分解:
- 栖苴的解释 挂在树上的水草。诗·大雅·召旻:“如彼岁旱,草不溃茂,如彼栖苴。” 朱熹 集传:“栖苴,水中浮草栖於木上者。”后用为穷困窘迫的典实。 唐 柳宗元 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诗:“不应虞竭泽,寧復嘆栖苴。”
- 栖的字典解释 栖 qī 鸟禽歇宿:“夫以鸟养养鸟者,宜栖之深林”
- 苴的字典解释 苴 jū 大6*麻的雌珠,开花后能结果实
历史典故推荐:五马分尸
古代酷刑之一。即用五匹马分别拴住人的四肢和头,然后驱马,将人撕裂开。王西彦老太婆伯伯:“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,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,五马分尸。” 主谓 古代一种残酷的死刑,把人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