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县主簿 |
释义 | 县主簿历史知识 县主簿怎么写好看:县主簿历史词典解释官名。县衙主要佐官。汉、晋时期,例由令、长自行辟署。隋炀帝时诸县遍置。唐代京县置二人,其余则置一人,初以流外充任。唐高宗始定其为品官,京县从八品上,下县从九品上,掌勾稽县署簿籍,纠察县衙违非。北宋千户以上县置,四百户以上至千户县以县令知主簿事,四百户以下县以主簿兼知县事。元丰改制,定赤县主簿从八品,京畿县正九品,余县从九品。南宋沿制,不置丞者则兼丞事,掌出纳官物、销注簿书。辽置,由政事省差注。金各县皆置,均同,为正九品。元亦置,或兼县尉事。明清诸县多置,正九品,与县丞分掌粮马、巡捕等事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梁德养?—1176 西夏人。曾参考文海宝韵和手鉴,重校刻印西夏文字典音同。仁宗仁孝乾祐七年1176编纂西夏谚语、格言。死后由学者王仁持整理其遗稿,于乾祐十八年以西夏文木刻印行,名为新集锦合辞,对西夏党项族文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