陇右节度使历史词典解释
见“陇右②”。
词语分解:
- 陇右的解释 1.古地区名。泛指 陇山 以西地区。古代以西为右,故名。约当今 甘肃 六盘山 以西, 黄河 以东一带。后汉书·隗嚣传:“﹝ 牛邯 ﹞雄於边垂。及降……以为护 羌 校尉,与 来歙 平 陇 右。”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·檄移:“ 陇 右文士,得檄之体矣。” 詹鍈 注:“ 陇 右,即 陇西 ,今 甘肃省 陇山 以西地区。”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:“ 陇 右 河 西,皆没戎狄。” 明 何
- 节度使的解释 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。唐初在边境设置。后遍设于内地,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。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。成为一种荣衔
历史知识推荐:凤诏
皇帝之诏书。十六国时,后赵主石虎与皇后在邺城戏关马上为诏书,用五色纸,衔于木制凤口中。侍人放数百丈绯绳,辘轳回转,凤则飞下,谓之“凤诏”。后世凡大礼则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