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济铁路怎么写好看:
胶济铁路历史词典解释
又称青济铁路。清光绪二十五至三十年(1899—1904) 由德国修筑,自今山东青岛至济南。全长394公里。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为日本占据,后收归国有。
在山东省境内。东起胶州湾畔的青岛市,经潍坊、淄博至济南。全长393千米。1898—1904年德国占领青岛后强行修建。1978—**建成复线。西与京沪铁路相交。在青岛以北有蓝烟铁路通烟台。并与辛泰、淄东等线交会,连接全省经济发达地区,为青岛港通往腹地的惟一铁路通道。晋煤外运通道之一。
词语分解:
- 胶的解释 胶 (膠) jiāo 黏性物质,有用动物的皮或角等熬成的,亦有植物分泌的和人工合成的:胶质
-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,由钢轨构成,早先是由木制,但现在通常为钢制,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,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;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
历史地名推荐:烟台港
在山东省山东半岛北岸、烟台市区北部芝罘湾内。鸦片战争后辟为通商口岸。先后修建太平湾码头,东、西防波堤和北码头。建国后扩建。港区分内、外两部分,现有6*码头27座,其中万吨级泊位9个。年吞吐量688万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