祸国殃民怎么写好看:
祸国殃民书法图片
祸国殃民历史词典解释
使国家受害,人民遭殃。明.冯从吾《丁未冬稿序》:“王安石假六艺以售申韩桑孔之计,卒至祸国殃民而不可救药。”清.方东树《大意尊行.立行》:“古今堕名丧节,亡身赤族,祸国殃民,无不出于有过人之才智者。”毛泽东《反6*对6*党八股》:“第八条罪状是:传播出去,祸国殃民。”亦作“病国殃民”。《醒世恒言》卷三○:“只为李林甫、杨国忠相继为相,妒贤嫉能,病国殃民,屈在下僚,不能施展其才。”
见“病国殃民”。郭沫若《不读书好求甚解》:“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,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祸国殃民。”
词语分解:
- 祸的解释 祸 (禍) huò 灾殃,苦难:祸殃
- 殃民的解释 使百姓受祸害。孟子·告子下:“不教民而用之,谓之殃民,殃民者,不容於 尧 舜 之世。” 清 李渔 奈何天·狡脱:“都是那贪官惹祸自殃民,致使这 崑冈 失火难留玉。” 清 龙启瑞 致曾涤笙侍郎书:“立见其僨事,而不肯得罪於同官;即使其殃民,而不肯曲从夫清议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溘然长逝
溘然:突然。指人忽然死去。一般指病故。语本楚辞.离骚:“宁溘死以流亡兮。” 偏正 溘然,突然。指突然死去。语本楚辞·离骚:“宁溘死以流亡兮。”张天民创业:“解放后,他受到人民政府的关怀和照顾,也兢兢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