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太铁路怎么写好看:
正太铁路历史词典解释
原拟从今河北正定修至太原,后为避开滹沱河大桥工程,改以石家庄为起点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动工修建,三十三年(1907)建成。全长243公里。今称石太线。
石太铁路旧称。
词语分解:
- 正太的解释 正太(ショタ)一词起源于日本,标准的正太是指15周岁以下(含15周岁)的男孩,目前全球普遍把3~15周岁的没有胡子、可爱、帅气、吸引人的男孩称为正太。
-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,由钢轨构成,早先是由木制,但现在通常为钢制,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,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;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
历史地名推荐:中宿峡
即峡山。在今广东清远市东北。寰宇记卷157广州清远县: 中宿峡“在县东北三十五里。谭子和修海峤志云,二月、五月、八月有潮,上二禺峡逐波返五羊, 一宿而至,故曰中宿峡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