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坛镇怎么写好看:
天坛镇历史词典解释
在山西省浮山县中西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108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新凤街,人口2.1万。古为丹朱邑。唐始为神山县治,金改浮山县治至今。1949年属浮山县一区。1953年设城关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东腰乡并入,城关镇更名天坛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豆子、棉花、蓖麻、芝麻等。有机械、陶瓷、石料、水泥、棉织农机修理等厂。临浮、浮沁、浮翼、浮古公路在此交会。古迹有诸葛村清微观、文庙。
词语分解:
- 天坛的解释 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建筑。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。总面积为273公顷。主要建筑祈年殿、皇穹宇、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
- 镇的字典解释 镇 (鎮) zhèn 压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
历史地名推荐:牵招渠
即雁门渠。在今山西代县东南。三国魏雁门太守牵招主持开凿,故名。 即“雁门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