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手足重茧 |
释义 | 手足重茧历史典故 手足重茧怎么写好看:
手足重茧历史词典解释《淮南子.修务》:“昔者楚欲攻宋,墨子闻而悼之,自鲁趍(注:同“趋”)而十日十夜,足重茧而不休息。”墨子听到楚国欲攻宋国的消息,很惊恐,于是他走了十日十夜,脚上起了几层老茧而不休息,为了劝楚放弃攻宋之念。后以“手足重茧”为奔波劳瘁的典故。 《聊斋志异.劳山道士》:“凌晨,道士呼王去,授一斧,使随众采樵。王谨受教。过月余,手足重茧,不堪其苦,阴有归志。” 主谓 手和脚磨出了一层又一层茧子。语出《谷梁传》:“墨子自鲁去楚,十日十夜手足重茧而不休息。”《聊斋志异·劳山道士》:“王谨受教,过月余,手足重茧,不堪其苦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劳苦非常。→手足胼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事过情迁随着事情过去,对该事的感情、态度也起了变化。五四爱国运动资料.青岛潮.处州同乡会公电:“然我国人之热度几何,只恐事过情迁,不数月而渐归消灭。” 见“事过境迁”。五四爱国运动资料·青岛潮:“然我国人之热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