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侍卫上直军 |
释义 | 侍卫上直军历史知识 侍卫上直军历史词典解释军事编制。始置于明洪武年间。初置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十二卫,即锦衣卫、旗手卫、金吾前卫、金吾后卫、羽林左卫、羽林右卫、府军卫、府军左卫、府军右卫、府军前卫、府军后卫、虎贲左卫。永乐年间复增金吾左卫、金吾右卫、羽林前卫、燕山左卫、燕山右卫、燕山前卫、大兴左卫、济阳卫、济州卫、通州卫等十卫。宣德八年(1433)再增腾骧左卫、腾骧右卫、武骧左卫、武骧右卫等四卫。掌护宫禁,不隶五军都督府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捺钵又译纳钵、刺钵、纳宝。辽、金、元皇帝外出渔猎的驻所。辽皇帝四时外出渔猎,设立的行帐称为捺钵。宋人记载译为“行在”。辽史译为“行营”。圣宗以后,逐渐形成定制:春捺钵在长春州鱼儿泊捕鹅,在鸳鸯泺或混同江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