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中桥怎么写好看:
大中桥历史词典解释
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明宫城西南,白下路与大光路交接处的青溪上。始建于杨吴,称白下桥。明初称为大中桥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南京:大中桥“在长安街西。即古白下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江宁县:大中桥“唐时东门桥也。旁有白下亭,因名白下桥。宋嘉泰四年重建,改曰上春桥。明曰大中桥”。
词语分解:
- 大中的解释 易·大有:“大有,柔得尊位大中,而上下应之,曰大有。” 王弼 注:“处尊以柔,居中以大。” 高亨 注:“象大臣处於尊贵之位,守大正之道。”后以“大中”指无过与不及的中正之道。汉书·孔光传:“皇之不极,是为大中不立。” 唐 柳宗元 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:“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,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。” 清 王夫之 诚明篇:“君子之行藏刑赏,因时变通而协於大中,左宜右有,皆理也,所以在帝左右也。”
- 桥的字典解释 桥 (橋) qiáo 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:桥梁
历史地名推荐:山阳郡
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,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。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,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。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以南,成武、曹县以东,单县以北,鱼台以西及邹城、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