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书省断事官历史词典解释
官名。元世祖中统元年(1260)置,为中书省属官,掌刑狱与清算钱谷,以皇室和投下怯薛官充任。初置员三十一人,后增为四十一人,秩正三品。
词语分解:
- 中书的解释 1.皇宫中的藏书。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。汉书·儒林传·孔安国:“ 成帝 时求其古文者, 霸 以能为百两徵,以中书校之,非是。” 颜师古 注:“中书,天子所藏之书也。”后汉书·伏湛传:“ 永和 元年,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、诸子百家、艺术。” 李贤 注:“中书,内中之书也。”三国志·吴志·孙亮传“日於苑中习焉” 裴松之 注引吴历:“ 亮 数出中书视 孙权 旧事。”2.官名。中书令的省称。
- 断事官的解释 官职名。 北齐 僧职有断事沙门,掌断处僧人犯佛教戒律之事。 元 至正 初设断事官一员,后增至八员,隶枢密院,掌管裁决军府刑政狱讼的事务。 明 初 太祖 置行枢密院,寻改置大都督府,下设有断事官,总治五军刑狱,后废除。参阅 宋 赞宁 僧史略·杂任职员、元史·百官志三、明史·职官志五。
历史知识推荐:薛聪
新罗学者,字聪智。唐、武周之际,入唐留学。精汉学。为便于阅读汉文书籍,创“吏读”之法,以朝语句法为骨干,以汉字字音表示朝鲜语助词、助动词,有助于新罗对唐文化的吸收,也丰富了朝鲜语汇。王氏高丽显宗十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