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偃王行仁义 |
释义 | 偃王行仁义历史典故 偃王行仁义历史词典解释《韩非子.五蠹》:“徐偃王处汉东,地方五百里,行仁义,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,荆文王恐其害己也,举兵伐徐,遂灭之。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,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,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。”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徐偃王被服慈惠,身行仁义,陆地之朝者三十二国,然而身死国亡,子孙无类。” 周穆王时,徐子治国,恭行仁义,不修武备,江淮诸侯归附者有三十六国。周天子闻之,遣使至楚,令楚伐之。徐偃王爱民而不愿以武力相斗,于是被楚灭亡。后用为讥讽只知恪守仁义教条而不识时移势异终至毁灭之典。 《楚辞》十三,汉.东方朔《七谏.沉江》:“偃王行其仁义兮,荆文寤而徐亡。”汉.王充《论衡.非韩》:“徐偃王修行仁义,陆地朝者三十二国。强楚闻之,举兵而灭之。此有德守,无力备者也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效死疆埸疆埸:疆界,边境。到边疆拼死报效国家。明.张居正再乞休致疏:“倘未即填沟壑,国家或有大事,皇上幸而召臣,朝发命而夕就道,虽执殳(shū)荷戈,效死疆埸,亦所弗避。”(殳:古代撞击用的兵器。)清.昭梿啸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