洣水怎么写好看:
洣水历史词典解释
古名泥水。今湖南湘江支流。《水经·洣水》: “洣水出茶陵县上乡,西北过其县西。” 郦道元注: 洣水 “西北流径茶陵县之南,洣水又屈而过其县西北流注也。《地理志》 谓之泥水者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茶陵州: 洣江 “在州西北。源出衡州府酃县洣泉,合云秋、沔渡二水,北流数十里入州境,又西入攸县界,合于攸水”。
古称泥水。湘江下游支流。在湖南省东南部。因上游有洣泉,故名。源出炎陵县南境八面山,上游称斜濑水。北流入茶陵县境后称洣水。西北流到衡东县草市纳永乐江,在雷溪镇入湘江。长296千米,流域面积10505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267米3/秒。支流有沔水、永安江、河漠水、攸水等。建有水电站多座。茶陵县王家渡以下可通航。
词语分解:
- 洣的字典解释 洣 mǐ 〔洣水〕水名,在中国湖南省,湘江支流
- 水的字典解释 水 shuǐ 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:水稻
历史地名推荐:梧桐山
①在今安徽淮北市东北梧桐村附近。水经·睢水注: “睢水又左合白沟水,水上承梧桐陂,陂侧有梧桐山。”②在今湖南平江县北。清一统志 ·岳州府:梧桐山 “在平江县北十五里。旧多梧桐。上有龙泉”。③即今广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