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历史词典解释
意谓行为正派的人,心地光明磊落;而不正派的人,则经常忧愁不安。这是孔子对学生谈自己的为人体会。他说,有学问,有道德的人,胸怀宽广,无所畏惧;而行为不端、品格卑下的人倒经常忧心忡忡,疑人疑鬼。
【出典】:
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’”
【例句】:
从维熙《北国草》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卢华心胸很宽,这样的胸襟不是任何男人都具有的。”
词语分解:
- 君子的解释 1 ∶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彼君子兮。——诗·魏风·伐檀君子不齿。——唐· 韩愈师说君子寡欲。——司马光训俭示康君子多欲。2 ∶古代指地位高的人,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不亦君子乎。——论语君子有不战。——孟子·公孙丑下君子博学
- 戚戚的解释 1 ∶相亲的样子戚戚兄弟2 ∶低语声戚戚低语3 ∶忧惧;忧伤的样子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——论语4 ∶心动的样子于我心有戚戚焉。——孟子·梁惠王上
历史典故推荐:折腰客
借指卑职小吏。唐韦应物杂言送黎六郎诗: “莫言去作折腰官,岂似长安折腰客。” 参见:○折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