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得而称怎么写好看:
无得而称历史词典解释
得:能。称:称赞。找不出恰当的语言来加以称赞。形容十分完美。《论语.泰伯》:“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。三以天下让,民无得而称焉。”也表示没什么可说的。含贬义。
词语分解:
- 无得的解释 1.犹无从。论语·泰伯:“ 泰伯 ,其可谓至德也已矣。三以天下让,民无得而称焉。” 邢昺 疏:“三让之美,皆隐蔽不著,故人无得而称焉。”得,一本作“ 德 ”。参见“ 无从 ”。2.犹不许,不准。商君书·垦令:“无得为罪人请於吏而饟食之。”汉书·朱博传:“积受取一钱以上,无得有所匿。欺谩半言,断头矣!”3.未能得以。宋史·胡松年传:“﹝ 张敌万 ﹞向在 淮南 诱敌深入,步骑四集,悉陷於淖,无得解者,
- 称的解释 称 (稱) chēng 量轻重:称量(li俷g )
历史典故推荐:内相
新唐书.陆贽传:“贽入翰林,年尚少,以材幸,天子尚以辈行呼而不名。在奉天,朝夕进见,虽外有宰相主大议,而贽常居中参裁可否,时号内相。”翰林学士本不应参与政事,但陆贽得宠常得参与,故后称翰林学士为内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