释义 |
兵部郎官怎么写好看:兵部郎官历史词典解释 兵部郎中、员外郎通称。 词语分解:- 兵部的解释 古时官署名,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、军械、军令之政,长官为兵部尚书,有时称为武部,清末改为陆军部
- 郎官的解释 1.谓侍郎、郎中等职。 秦 代置郎中令,为皇帝左右亲近的高级官员。属官执掌护卫陪从、随时建议等。 西汉 因 秦 制不变。 东汉 以尚书台为行政中枢。其分曹任事者为尚书郎,职权范围扩大。 魏 、 晋 、 南北朝 时期,尚书郎官之制,略同于 汉 。 隋 分郎官为侍郎与郎。 唐 六部郎官,郎中之外,更置员外郎。 唐 以后郎官的设置,基本上无大变革。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:“﹝ 袁盎 曰﹞‘且陛下从 代 来,
历史官职推荐:左藏库副使 官名。五代置。宋初用为武臣阶官,不领本职。真宗咸平元年998,定为同七品。神宗元丰1078—1085改制, 改从七品。 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,改武显郎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