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川郡怎么写好看:
三川郡历史词典解释
①战国韩宣王置,因有河、洛、伊三川而得名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三》见“三川之守”。桓惠王时地入秦。②秦昭襄王时已并韩三川郡之地,灭西周,至庄襄王元年(前249)又灭东周,初置三川郡。治洛阳(今洛阳市东北),辖境相当今河南灵宝市以东,黄河以南的伊、洛、河流域和北汝河上游,东至中牟、原阳。汉高帝二年(前205)改为河南郡。
词语分解:
- 三川的解释 1.三条河流的合称,所指不一。1 西周 以 泾 、 渭 、 洛 为三川。国语·周语上:“ 幽王 二年, 西周 三川皆震。” 韦昭 注:“三川, 涇 、 渭 、 洛 ,出於 岐山 。”2 东周 以 河 、 洛 、 伊 为三川。战国策·秦策一:“亲 魏 善 楚 ,下兵三川。”文选·鲍照〈咏史〉:“五都矜财雄,三川养声利。”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:“有 河 、 洛 、 伊 ,故曰三川。”2.指洛阳。 南
- 郡的字典解释 郡 jùn 古代行政区域,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,从秦代起比县大:郡县
历史知识推荐:乌什之变
见“赖和木图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