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|
释义 |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历史典故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历史词典解释志:思想感情。 蕴藏在作者内心里的是情志,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是诗篇。语出《文选.卜子夏〈毛诗序〉》: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。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”《文心雕龙.明诗》:“大舜云:‘诗言志,歌永言。’圣谟所析,义已明矣。是以‘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’舒文载实,其在兹乎?”唐.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并序》:“夫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书有不得尽言,言有不得尽意。”元.关汉卿《谢天香》三折:“圣人道:‘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言之不足,故嗟叹之;嗟叹之不足,故歌咏之。’这四句诗中大意道我娶他做小夫人,到我家中三年,也不瞅不问,岂知我的意思?”清.翁方纲《志言集序》:“文辞之于言,又其精者。诗之于文辞,又其谐之声律者。然则‘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’,一衷诸理而已。”也单引〔在心为志〕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三本一折:“颠倒写鸳鸯二字,方信道在心为志。” 其他 留在心中是思想、感情,用语言表达出来就是诗。语出《毛诗序》:“诗者,志之所之也,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。”△多用于写作方面。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风靡云涌见“风靡云蒸”。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:“这种世界的社会力,在人间一有动荡,世界各处都有~山鸣谷应的样子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