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明仪怎么写好看:
公明仪历史词典解释
战国时鲁南武城(今山东费县)人。曾子学生,一说子张学生。赞颂“文王,我师也;周公岂欺我哉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)。认为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;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)。
词语分解:
- 公明的解释 1.公正明达。 宋 苏辙 谢除尚书右丞表之二:“坦然公明,故不私贤否之实。”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·司勋郎中:“故为是官者审察功状与司封,通决於尚书,非公明而练习者不足以与兹选。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一:“剖断亦甚公明。”2.复姓。 春秋 时 鲁国 有 公明仪 。
- 仪的字典解释 仪 (儀) yí 人的外表或举动:仪态
历史知识推荐:翰林医官
宋代医官阶官名。政和三年1113增置,从七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