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乙科 |
释义 | 乙科历史知识 乙科怎么写好看:
乙科历史词典解释①官制用语。汉代6*考试录用官吏的等级。西汉自武帝始,设《五经》博士,置弟子员,岁末课试,其高等为甲科,次为乙科、丙科。据《汉书·儒林传》,平帝时,岁课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。东汉沿袭此制。顺帝时又增设甲、乙科员各十人。②科举考试用语。唐代明经分为甲、乙、丙、丁四第,进士分甲、乙两第。辽代分甲、乙科。明清时称举人为乙科,一名乙榜。初,考中举人谓之一榜,后以进士有甲榜之称,遂以一为乙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葛①夏、商、周时国名。在今河南宁陵县北郭庄。孟子·滕文公下:“汤居毫,与葛为邻”,即此。②一作阿。战国燕邑,后入赵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。史记·赵世家:成侯十九年前356,“与燕会阿。”史记张守节正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