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诒伊戚怎么写好看:
自诒伊戚书法图片
自诒伊戚历史词典解释
《诗经.小雅.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
诒,通贻,招致。戚,忧伤。自诒伊戚,指自招忧患。《诗序》说,《小明》是大夫悔仕于乱世也。就是后悔不该在乱世中做官。上面所引是第三章的两句,意为:我冒乱世做官,心中的忧伤啊,都是自找的。后因用指自招忧患之语典。
清.冯起凤《昔柳摭谈.秋风自悼》:“乃甚悔前此花底通辞,未必两心相印,得毋自贻伊戚。”
主谓 诒,同“贻”,遗留,引申为造成、招致;伊,这,那;戚,忧患。自己招致灾祸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:“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”《杨家将演义》5回:“昊天寺在幽州,与萧后接壤境界,倘辽人知之,发兵劫驾,岂非自诒伊戚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招祸。→自取其祸 ↔自求多福。也作“自贻伊戚”。
词语分解:
- 自的解释 自 zì 本人,己身:自己
- 伊戚的解释 语出诗·小雅·小明:“心之忧矣,自詒伊戚。”后遂以“伊戚”指烦恼、忧患。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:“先 吴门 有嫟之者,集千人譁刼之,势家復为大言挟诈,又不惜数千金为贿。地方恐貽伊戚,刼出復纳入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善韫
借指杰出的人才。唐韦应物赠冯著诗: “善韫岂轻售,怀才希国工。” 参见:○韫椟而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