色丝虀臼历史词典解释
源见“绝妙好辞”。“绝”、“辞”的离合析字。谓绝妙的文辞。《随园诗话》卷十一引清 蒋士铨《迈陂塘》词:“东涂西抹年华改,说甚色丝虀臼。”
词语分解:
- 色丝的解释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·捷悟:“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, 杨脩 从。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外孙虀臼’八字。 魏武 谓 脩 曰:‘解不?’…… 脩 曰:‘黄绢,色丝也,於字为絶;幼妇,少女也,於字为妙;外孙,女子也,於字为好;虀臼,受辛也,於字为辞:所谓絶妙好辞也。’”后因以“色丝”指绝妙好辞,犹言妙文。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:“斋戒观华玉,留连叹色丝。” 宋 曾巩 寄孙莘
- 虀臼的解释 1.捣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。东观汉记·逢萌传:“ 萌 素明阴阳,知 莽 将败,乃首戴虀臼,哭於市曰:‘辛乎!辛乎!’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:“有洼当后壁之半,外耸石片,中刓如虀臼,以手摸之,内圆而底平,乃天成贮泉之器也。”2.“辞”字之隐语。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·捷悟:“ 魏武 尝过 曹娥碑 下, 杨脩 从。碑背上见题作‘黄绢幼妇,外孙虀臼’八字, 魏武 谓 脩 曰
历史典故推荐:针头线尾
夏萍曾6*宪6*梓传第一部分:“要生存,必须努力开垦,举凡‘家头窑尾、灶头锅尾、针头线尾。田头地尾’的各种劳作,客家妇女无不参与,而且与客家男人一起辖内制川、同甘共苦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