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海怎么写好看:
通海书法图片
通海历史词典解释
清初郑成功及其子郑经据闽南及金门、厦门等岛屿(后移据台湾、澎湖),奉南明正朔,抗清之志不移,屡次兴兵,军事行动及于闽、广、浙、苏等省。因多在海上活动,故清廷称之为“海贼”、“海逆”、“海寇”,把同情支持郑成功者称为“通海”,判以重刑。永历十三年(顺治十六年,1659),郑成功攻入长江,江南州县纷纷响应,事后清廷多以“通海”之罪诬人,为当时一大弊政。
词语分解:
- 通海的解释 1.与海外交往。 唐 张籍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:“通海便应将国信,到家犹自著朝衣。” 郑观应 致考察南洋商务张弼士侍郎书:“通海以来,渐知效法泰西,开学堂、设公司、振商务、兴实业、重工艺。”2.与海洋通连。元史·食货志一:“又开 胶 莱 河道通海,劳费不貲,卒无成效。” 清 魏源 <江南水利全书>叙:“海口筑坝,以防浑潮倒灌之患,可灌田而不可通海,岂非地势使然哉!”3.特指 清 初与据守海
- 通的字典解释 通 tōng 设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通风
- 海的字典解释 海 hǎi 靠近大陆,比洋小的水域:海洋
历史知识推荐:右翼三万户
明代东蒙古右翼袄儿都司万户、土默特万户和永邵卜万户的简称。达延汗统一东蒙古后所建,与左翼三万户合称六万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