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卫司怎么写好看:
仪卫司历史词典解释
官署名。元至正十三年(1253)设,专掌皇太子扈卫,隶詹事院。秩从四品。设指挥二员,副指挥二员,知事一员。明洪武三年(1370)于诸王府置,掌王府侍卫仪仗。设仪卫正、副各一人,司仗六人。四年,改司仗为典仗。后定为仪卫正一人,正五品;仪卫副二人,从五品;典仗六人,正六品。建文中改称仪仗司,增置吏目一人。成祖初,复旧制。
词语分解:
- 仪卫的解释 仪仗与卫士的统称。魏书·李元护传:“若丧过 东阳 ,不可不好设仪衞,哭泣尽哀,令观者改容也。” 前蜀 杜光庭 宣再往青城安复真灵醮词:“仰堂宇之威容,覩四垣之仪衞。”宋史·仪卫志一:“ 徽宗 政和 三年,议礼局上 大庆殿 大朝会仪衞。” 清 戴名世 孑遗录:“ 史可法 以父丧归,继 可法 者为 郑二阳 。 二阳 行军,仪衞甚盛。”
- 司的字典解释 司 sī 主管,操作:司法
历史知识推荐:冻酒
南北朝时开始出现的一种葡萄酒。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特产。以八凤谷冻成者为最佳,终年不败,常入贡内地。后代文献中亦多有提及。欧阳修送谢希深学士北使诗:“穹庐鸣朔吹,冻酒发朱颜。”苏轼和陶饮酒诗之七:“脱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