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条之事怎么写好看:
鸣条之事书法图片
鸣条之事历史词典解释
《书.汤誓序》:“伊尹相汤伐桀,升自陑,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,作《汤誓》。”后借指征战之事。晋 袁宏《后汉纪.桓帝纪上》:“目不视鸣条之事,耳不闻檀车之声。”
词语分解:
- 鸣条的解释 1.风吹树枝发声。古文苑卷十一引 汉 董仲舒 雨雹对:“太平之世,则风不鸣条,开甲散萌而已。” 晋 成公绥 啸赋:“动商则秋霖春降,奏角则谷风鸣条。” 宋 梅尧臣 和人喜雨:“夕风不鸣条,甘润忽周普。”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·<惜花四律>之二:“微风欲来勤插棘,熏风有意不鸣条。”2.指随风动摇发声的树枝。 三国 魏 曹植 橘赋:“颺鸣条以流响,希 越 鸟之来栖。” 晋 陆机 猛虎行:“
- 事的解释 事 shì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:事情
历史典故推荐:采芝期
借指求仙得道之日。明王玉峰焚香记·允谐: “未卜采芝期,且觅阳台路。” 参见:○抱白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