羚羊挂角怎么写好看:
羚羊挂角书法图片
羚羊挂角历史词典解释
比喻诗的意境高超神妙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辩》: “盛唐诸人,唯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, 故其妙处, 透彻玲珑, 不可凑泊。” ●宋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: “羚羊似羊而大……夜则悬角木上以防患。语曰 ‘羚羊挂角’ ,此之谓也。” 相传羚羊夜间休息,为防止祸患,把角挂在树上。
主谓 据宋·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载,羚羊夜眠挂角树上,足不着地,不留踪迹,以防范被侵袭。后用以比喻诗文意境超凡脱俗。宋·严羽《沧浪诗话·诗辨》:“诗者,吟咏情性也。盛唐诗人,惟在兴趣,羚羊挂角,无迹可求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形容诗词。→不落窠臼
词语分解:
- 羚羊的解释 哺乳动物,形状和山羊相似,四肢细长,蹄小而尖,有角,尾长短不一。多生活在草原或沙漠地区。角可入药,肉味鲜美,毛皮可制褥子。
- 挂角的解释 亦作“掛角”。 隋 末 李密 年轻时,曾骑牛外出,挂汉书于牛角,一面抓着牛鞭,一面翻书阅读。 越国公 杨素 见到,问是何处书生如此好学? 李密 认得 杨素 ,乃下牛再拜,自言姓名。问所读何书,回答说是项羽传。见旧唐书·李密传。后用为勤读的典故。 元 柯丹邱 荆钗记·会讲:“悬头及刺股,掛角并投斧,叹先贤曾受许多勤苦。”
历史典故推荐:晋铸刑鼎
鲁昭公二十九年(前513),晋国大夫赵鞅和荀寅,把前执政范宣子所制的刑法刻铸在鼎上,公之于众。左传.昭公二十九年:“晋铸刑鼎,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