浇淳散朴怎么写好看:
浇淳散朴书法图片
浇淳散朴历史词典解释
浇淳:使淳厚变得浮薄。淳,亦作“醇”。散朴:使质朴丧失。指社会风气由淳厚质朴而变得浮躁浅薄起来。清.戴名世《〈种杉说〉序》:“若夫修身以取必于天,而天道之爽,百求之而无一应也;将欲求之于人,而一引手援之,非可望于浇淳散朴之世也。”
并列 使朴实的社会风气变得轻薄。《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》:“浇淳散朴,并行伪貌。”※散,不读作sǎn。△贬义。多用于表示社会不良习俗方面。也作“浇醇散朴”。
词语分解:
- 浇淳的解释 亦作“ 浇湻 ”。谓浮薄的风气破坏了淳厚的风气。梁书·武帝纪上:“夫在上化下,草偃风从,世之浇淳,恒由此作。” 宋 陆游 龟堂杂兴诗:“散朴浇淳万事新,腐儒空有涕沾巾。”
- 散朴的解释 亦作“ 散朴 ”。失去质朴。汉书·循吏传·黄霸:“浇淳散朴,并行伪貌,有名亡实,倾摇解怠。” 唐 吴筠 览古诗之二:“三皇已散朴,五帝初尚贤。”见“ 散朴 ”。
历史典故推荐:谢家池
源见“梦惠连”。泛称诗人文士家池塘。元 汪元亨醉太平.警世曲:“怪莺儿乱啼,惊蝶梦初回,正春风草满谢家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