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征七辟怎么写好看:
三征七辟书法图片
三征七辟历史词典解释
三、七:泛指多次。征、辟:征召,指朝廷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。指朝廷多次征召选拔。《晋书.王裒传》:“于是隐居教授,三征七辟,皆不就。”
并列 三、七,屡次。征、辟,征召。形容朝廷多次召举布衣之士以授官职。语出《晋书·王裒传》:“于是隐居教授,三征七辟,皆不就。”△褒义。用于人事政策方面。→网罗人才 ↔游泥藏金
词语分解:
- 三征的解释 1.三国 魏 征南将军 王昶 、征东将军 胡遵 、镇南将军 毋丘俭 的合称。资治通鉴·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:“是时,征南大将军 王昶 、征东将军 胡遵 、镇南将军 毋丘俭 等,各献征 吴 之计。朝以三征计异,詔问尚书 傅嘏 。” 胡三省 注:“ 汉 置四征将军,谓征东、征西、征南、征北…… 毋丘俭 方为镇南而曰三征,史概言之。”2.朝廷三次征召。后汉书·儒林传上·杨伦:“前后三徵,皆以直諫不合。”晋
- 辟的解释 辟 bì 君主:复辟
历史典故推荐:白帝子
源见“赤帝子”。传说汉高祖 刘邦为赤帝子,秦统治者为白帝子。赤帝子斩杀白帝子,表示汉当灭秦。后因以“白帝子”借指被推翻的王朝。古直吊赵伯先先生诗:“当径谁歼白帝子,临风我恸赵王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