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祠部郎 |
释义 | 祠部郎历史知识 祠部郎怎么写好看:祠部郎历史词典解释官名。魏、晋、南北朝为尚书祠部曹长官通称,亦称祠部郎中,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。多以明礼通儒充任。魏、晋、宋六品,梁五班,陈四品、六百石,北魏太和十七年(493)定郎中为五品上,郎从五品中,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六品,仍可通称为郎;北齐六品上。隋初改名祠部侍郎,大业三年(607)改祠部侍郎为此名,为礼部祠部司长官,从五品。 词语分解:
历史知识推荐:朱梓1369—1390 明宗室。太祖第八子。洪武三年1370封潭王,十八年就藩长沙。好学善文。二十三年,妃于氏父兄坐胡惟庸党被诛。大惧,与妃同自6*焚死,封国除。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