澺水历史词典解释
即今河南西平、上蔡县以下之洪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澺水 “上承汝水别流于奇頟城东,东南流……至上蔡西冈北为黄陵陂……又东径平舆县故城南为澺水……东南径新蔡县故城东,而东南流注于汝水”。上游本与今西平县洪河不相通流,明嘉靖末,水改道东出澺水, 以水在西平县境内又称洪河。此后遂统称、 澺全流为洪河。
古水名。即今河南省西平县、上蔡县以下的洪河。源本出今河南省郾城县东沙河,南流至西平县东北,走今洪河于新蔡县注入汝河。元时改以今西平县北周家陂为源。明嘉靖时,周家陂淤为良田,改以西平县西诸山溪及水为源。因水在西平县境内有洪河之称,此后遂称、澺全流为洪河。
词语分解:
- 澺的字典解释 澺 yì 〔澺水〕中国河南省上蔡县以下洪河的古称
- 水的字典解释 水 shuǐ 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:水稻
历史地名推荐:魏榆
春秋晋邑,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北。左传·昭公八年: “石言于晋魏榆。” 杜注: “魏榆,晋地。” 后属赵,始称榆次。西汉置榆次县。 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即今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。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:“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