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条 | 褰裳 |
释义 | 褰裳历史典故 褰裳怎么写好看:褰裳书法图片 褰裳历史词典解释《竹书纪年》卷上:“〔十四年卿云见,命禹代虞事〕帝乃再歌曰:‘日月有常,星辰有行……精华已竭,褰裳去之。’于是八风循通,庆云丛聚……舜乃设坛于河,依尧故事。”此记上古尧、舜相继禅让帝位之事,后因以“褰裳”为帝王让位的典故。《旧唐书.苏安恒传》:“岂不思虞舜褰裳,周公复辟,良以大禹至圣,成王既长,推位让国,其道备焉。”清 唐孙华《读梅村先生鹿樵纪闻有感题长句》之五:“运终三百合褰裳,谁谓忧勤致覆亡。” 《战国策.宋卫策》、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载:相传公输班为楚设置云梯,欲攻宋,墨翟闻之,“自鲁趍而十日十夜,足重茧而不休息,裂衣裳裹足”,赴郢说楚王。后遂以“褰裳”为不辞劳苦,急于为国事奔波之典。清 黄宗羲《钱忠介公传》:“时平则高洗耳,世乱则美褰裳。” 词语分解:
历史典故推荐:彭泽斗米怕折腰同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明 冯惟敏新水令.庚午春试笔曲:“谢彭泽斗米怕折腰,伴南村野老开怀抱。” |
随便看 |
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,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、历史事件、历史典故、历史地名、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,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。